湖南有着低调稀有的喀斯特地貌,风景秀丽,明朝建文帝曾躲在这里避风挡雨!

2020-07-21 16:35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556

  

公元1402年,朱棣率大军南下攻占明朝都城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在大火中下落不明,成为千古谜团。然而,600多年以来,在湖南涟源市湄江镇一带,一直流传有建文帝避难隐居在此的故事。

相传,建文帝逃离京城后,颠沛流离,千方百计逃避追杀,隐居于湄江的观音崖一带。建文帝自称应文和尚,在此诚心向佛,终了一生,大名鼎鼎的藏君洞因此而得名。建文帝在湄江一带留下了许多故事以及对联诗话。其中曾对观音崖风光写了这样的诗句“峰如巢风彩,崖似卧龙文”。观音崖下的圆通寺,传说为朱允炆遁入佛门所建。

建文帝避难隐居的湄江观音崖位于湖南娄底涟源市西北部的湄江镇,如今已成为国家地质公园,全名为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是湘中地区唯一的国家地质公园,拥有3处国家级地质遗迹,20处省级地质遗迹。

湄江国家地质公园距涟源市区30公里,娄底市区40公里,长沙170公里,有207国道、华常高速、洛湛铁路、湘黔铁路、沪昆高铁路穿境、伴境而过,交通非常便利。

湄江国家地质公园 ,地处湘中丘陵带北部边缘,宋朝之前为鲜为人知的梅山蛮居住区域,多为地方王制自治统治。自梅王起义接受招安之后,这里才成为朝庭政府大宋版图的一部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里人迹罕至,被封存多年。因此,至今依然保存着近似原始状态的生态环境。

建文帝眼中的湄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但却又明显区别于云南石林、广西桂林、贵州荔波等喀斯特景区。公园集崖壁、峰林、溶洞、瀑布、涌泉、峡谷、岩溶湖、天生桥、深坑、地下河等等地质遗迹景观为一体,具有雄、奇、险、秀、幽等特色。

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景色为何如此奇特呢?

在2.3亿年以前,湄江一带是华南浅海的一部分.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历经海、湖的交替变化,沉积了巨厚的碳酸盐岩和含煤岩层。此后,通过燕山构造运动而成北东向的山脉,岩层发生断裂和轻微褶皱。喜马拉雅运动使山脉进一步抬升,在距今6500万年到2500万年,地下水对岩石发生溶蚀作用,因而形成今天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可划分为大江口 、仙人府一香炉山、塞海一龙泉峡、观音崖一藏君洞和仙女寨等五个景区,总面积136.64平方公里,拥有一代帝陵、二湖秀水、三道岩门、四片绿洲、五座寺庙,六大飞瀑、七里峡谷、八面险景、百个奇洞、千块巧石、万树腊梅等景观。其间,赞誉度颇高、最为奇特的当数观音崖、十里画廊、三道岩门等。

观音崖,海拔高度为499.8米,相对高差达300米,为一环抱半圆型峭壁,环形直径约500米,侵蚀形成的环圆形巷道式峭壁。观音崖原为落水洞因地壳上升,不断崩塌而形成。崖壁上发育有观音洞、藏佛洞、罗汉洞、盘蛟洞、藏经洞等绝壁五洞。崖顶有岩溶台地,崖底为湄江河谷。观音崖下建有圆通寺,据说许愿特别灵验,因此600多年以来一直香火旺盛。

圆通寺前有一涌泉,自五个直径为1~2米的泉眼流出,面积约1200平方米,称为莲花涌泉。远远看去似朵朵莲花荡漾池中,近看时却泉池鼎沸如沸腾的锅壶,泉水哗哗有声,非常罕见,堪称一绝。

十里画廊,长3500米,与河床相对高差达360米。悬崖断面近乎直立,悬崖峭壁上因风化作用形成姿多彩的奇异画面。在碧绿湄江以及五彩民居的映衬下,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三道岩门,位于塞海湖上,是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标志性的景观。三道岩门是在水流侵蚀、溶蚀下产生崩塌后形成的特殊地貌景观。在1.5公里长的江面上,三座石山如斧劈开,分成两岸,似三道大门层层叠叠,依次矗立。两岸绝壁如刀劈斧削,分立对峙,又彼此深情对望着,雄伟壮观!

自2018年起,湄江国家地质公园进行全封闭提质升级改造。今年10月1日,湄江将以崭新的姿态向社会开放。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责任编辑:七七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吃瓜娱乐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