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新空间方向在哪里

2020-12-18 15:34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4118

据教育部统计,202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首次超过900万人,达到909万人,2022年将超过1000万人。

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要看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就业挑战,而且要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自己。高校要挖掘更多的就业资源,扩大就业空间,从人才培养到就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受到冲击。但教育部高学部副司长吴爱华近日透露,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今年9月1日,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比去年有所改善。

同时,他还指出,到202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首次超过900万人,规模的扩大势必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就业情况好于预期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不仅是疫情的影响,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吴爱华说,今年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受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其中一些因素是短期的,有些是长期的。

首先,防疫防控最直接的影响是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不能面对面接触,特别是在今年2月和3月。同时,网上工作需要大量的毕业生,许多网络企业想招聘却不能进入校园,学生和企业都很焦虑。

第二,高等教育大众化效应今年开始显现,毕业生近874万人,比上年增加几十万人。

与此同时,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必然伴随着产业的动态调整,尤其是产能不足和库存产业就业需求的减弱。

为了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高等教育扩招、基层岗位扩招、毕业生参军等多项支持相关领域就业的措施。目前,2020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总体上稳定,比预期的要好得多。

高等教育有效支持经济发展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总入学率达到51.6%,在校学生总数达到40.02万人,这两个数字表明我国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飞跃,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

image.png

中国高等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传生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就业形势将发生变化。据教育部统计,202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首次超过900万人,达到909万人,下一届毕业生人数将超过1000万人。

在这方面,吴爱华认为,一方面要看到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也要寻找新的机会。

吴爱华说:"一般来说,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将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吴爱华说,在我国总人口中,大学生的比例不是太大,而是更少。美国有3亿多人,其中包括1.4亿大学生,而中国14亿多人口中只有1.7亿大学生。再过十多年,就有一亿多大学毕业生进入各行业,在全国14亿多人口中,将有3亿多名大学生。如何配置这些人力资源,调整结构,提高素质,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关注六个新的就业空间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灵活就业和自由职业者的比例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些新的领域创造了更多的新的就业机会。

未来,大学生就业的新空间在哪里?"吴爱华参照国家总体布局,梳理了当前的六个新就业空间。

从新的政策空间看,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的"支持新型企业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支持发展15种新型商业模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空间,如网上服务、个体经济、共享经济等。

从新的产业空间来看,由于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水平、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据估计,整个大数据产业需要2000万人,毕业生供不应求。

从企业新空间的角度看,不同企业的情况各不相同。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库存和生产能力的流失,吸纳的就业岗位不多,但也有相当多的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例如,今年教育部、中关村和深圳工业园区联合进行了专门招聘。中关村提供了130000个就业岗位,深圳提供了140000个就业机会,但提供的简历数量却少于工作岗位的数量。

从新的技能空间来看,目前许多技能领域的人才严重短缺,例如物联网安装调试器、无人驾驶飞机、电子竞争对手等新技能短缺,目前仅物联网安装调试器就有500万人短缺,家政等传统服务业也面临人才缺口。

从新的区域空间来看,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活动地区的人力资源供应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近年来,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就业机会,深圳向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征求了高质量的资源。

从创业的新空间看,目前国家鼓励"群众性创业创新",青年创业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非常有利。

吴爱华提醒,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要看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就业挑战,而且要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自己。高校要挖掘更多的就业资源,扩大就业空间,从人才培养到就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吃瓜娱乐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